近年来,溶瘤病毒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一类产品在临床上得到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临床进展。
截至2023年5月,全球已批准4款溶瘤病毒产品上市:2004年,Latima公司开发的ECHO-7( 商品名:Rigvir) 在拉脱维亚获得批准, 用于治疗黑色素瘤;2005年, 上海三维生物公司开发的H101(商品名:安柯瑞)在中国获得批准,用于治疗鼻咽癌和头颈部癌 ;2015年,Amgen公司开发的T-VEC( 商品名:Imlygic) 在美国获得批准,用于治疗黑色素瘤,随后该产品在欧盟也获得批准 ;2022年, 第一三共株式会社(Daiichi Sankyo)开发的G47Δ(商品名:Delytact)在日本获得批准,用于治疗恶性胶质瘤。
同时,近年来我国批准的用于各类恶性肿瘤临床试验的溶瘤病毒产品数量也迅速增加,主要病毒类型包括腺病毒、呼肠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痘苗病毒等。
随着2024年司南菁英峰会(SiNAN 2024)的临近,组委会荣幸特邀亦诺微医药的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及董事长周国瑛博士作为联合策划人及主讲嘉宾。届时,周博士将深度参与本次峰会,与参会者共同探讨在溶瘤病毒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独到见解,并在会议现场带来溶瘤病毒领域的精彩内容。
周国瑛博士在溶瘤病毒领域拥有近30年的研究经验,是国际上疱疹靶向溶瘤病毒的发明人,其研究成果为疱疹病毒靶向肿瘤的奠基石。本期专访将分享她在溶瘤病毒的创新看点与趋势,及回顾她创立亦诺微医药的初衷和挑战。
Q1、亦诺微医药在2024年有哪些重磅成果值得关注?
周国瑛博士:
2024年对我们亦诺微医药来说,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尽管今年整个CGT领域的融资环境可以说是充满了挑战性,但我们依然稳步推进了我们的溶瘤病毒管线,并且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果。在溶瘤病毒领域,我们的主力产品MVR-T3011-IT和MVR-C5252,在针对实体瘤和恶性脑胶质瘤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我们在中美澳三地推动了多项临床研究,并在这些临床研究中总结经验,为我们进一步确定临床开发策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探索了更多的单药与联合用药在不同适应症上的潜力,为复杂肿瘤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通过加速推进国际临床试验布局,为全球患者提供更高效的治疗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在膀胱癌治疗领域,我们在2024年欧洲医学肿瘤学会(ESMO)上首次公开了MVR-T3011的临床试验结果。这项I期研究针对高危卡介苗(BCG)失败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采用膀胱灌注方式给药,结果显示,在高剂量2×10^9 pfu下,3个月完全缓解率(CR)达到87.5%。研究证明了MVR-T3011的良好安全性和简便操作性,有效降低了患者治疗不适。
此外,我们还专注于OVPENS平台的建设,通过整合科学逻辑、研发技术及生产工艺,支持溶瘤病毒、肿瘤疫苗及生物工程化外泌体等产品的开发与商业化。工程化外泌体是亦诺微今年开花结果的一年,自2017年公司布局这一方面的科研研发至今,公司同时在外泌体内部小核酸携带与外部多种蛋白装载这两种工程化外泌体的研发上建设了强大的开发平台,而今年,我们成功地就多个大健康抗衰老的适应症成功推出多款多种功能蛋白装载的工程化外泌体产品,进行了细胞生物学研究、动物模型的疗效确定、人体功效研究,开发出5-6个不同的产品,并在国内外推动了商业化进程。
尽管融资环境不佳,但我们依然坚持创新研发和国际化布局,不仅在抗肿瘤的溶瘤病毒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也在非肿瘤领域的工程化外泌体领域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我相信,会让亦诺微医药在肿瘤治疗与大健康两个领域齐头并进,我们对即将到来的2025年充满信心。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希望亦诺微医药继续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突破。
Q2、溶瘤病毒技术快速发展,但在落地应用上有哪些“拦路虎”?
周国瑛博士:
说到溶瘤病毒,这个技术确实是癌症治疗的前沿赛道,近几年发展速度很快。但正如我前面提到的,当我们要把实验室里的成果搬到临床上,还是有不少难题要解决的。首先,全球各地对溶瘤病毒的监管标准不一,这给临床试验和新药审批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比如,美国FDA可能更看重患者能从中获益多少,而欧盟则对环境和生物安全的要求更为严格。这种差异不仅拖慢了全球临床试验的步伐,也给新药的推广增加了合规难度。再来说说给药方式,这也是技术发展的一个瓶颈。现在,我们还没有一套标准化的个性化给药路径。选择什么样的给药方式,比如局部注射还是静脉注射,这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如何在病毒载量、靶向性和患者个体差异之间找到平衡点,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正如我们亦诺微在实践中发现的,给药方式的标准化是临床上的一个主要障碍,因为不同的医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给药实践,这影响了治疗效果的一致性。
从实验室的小规模生产到商业化的大规模生产,这个过程也不容易。病毒在扩增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突变,生产成本也是个大问题,这些都限制了疗法的广泛应用。另外,患者对“病毒”这两个字还是有点担心,怕有副作用或者潜在风险。所以,我们还得加强科普宣传,让患者更了解这种疗法。现在,我们的临床试验大多是小样本的,要验证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我们还需要更多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同时,我们也需要建立统一的疗效评估标准。虽然挑战不少,但我觉得前景还是乐观的。只要我们加强国际间的监管协调,推进新型载体技术的发展,溶瘤病毒疗法的临床应用还是会逐步兑现它应有的市场预期。
Q3、近年来溶瘤病毒领域的临床数据进展频繁,您如何看待临床问题在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周国瑛博士:
溶瘤病毒从第一款药物上市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近几年,随着免疫治疗和抗肿瘤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溶瘤病毒疗法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了癌症治疗领域的一个热点。临床数据的积累对于溶瘤病毒疗法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临床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可以直接影响这项技术的未来。个性化给药是目前行业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不同的肿瘤类型和患者背景需要不同的给药策略,比如局部注射和静脉注射的选择,这对疗效提升非常关键。同时,新型联合疗法的探索,比如将溶瘤病毒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化疗或放疗相结合,也展示了巨大的潜力,但在剂量配比、给药顺序以及避免免疫过激反应方面还有不少需要优化的地方。
区域化临床数据的积累同样重要,因为肿瘤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这需要我们根据本地化治疗方案来调整策略。推动这方面的进展,不仅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疗法,还可以帮助优化其效果。为了解决这些复杂的临床问题,跨学科合作显得尤为关键。研发人员、临床医生以及药物递送专家的紧密配合,能够显著提升疗效,同时加快建立标准化的疗效评估体系。另外,数据的透明化和共享也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共享数据,整个行业能更快找到突破方向,为下一代溶瘤病毒疗法的研发提供坚实的基础。
最后,我想特别提到,临床医生与研发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也非常重要。医生的临床实践可以为研发人员提供一线的真实反馈,而研发人员则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新技术和新产品。本次峰会策划的深度对话环节就会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我相信这种跨界的交流会推动整个行业形成良性循环,让溶瘤病毒疗法走得更远、做得更好。
Q4、外泌体作为新的前沿技术,亦诺微布局该领域是如何考量的?
周国瑛博士:
外泌体作为生物医药领域的新兴前沿技术,实际上自2017年起,我们便开始关注并研究外泌体,将其作为药物递送平台,探索其在肿瘤及非肿瘤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潜力。我们对外泌体的兴趣,源于其作为一种天然递送载体的高效与安全性,这使得外泌体成为精准药物递送的关键工具。此外,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将外泌体技术与溶瘤病毒相结合,以实现药物的精准递送至病灶。在科研的同时,我们也密切关注市场动态,致力于开发均一性、可重复生产且符合GMP标准的外泌体产品,确保我们的研发策略能够相互支持并共同发展。
在大健康领域,我们的视野不仅限于肿瘤治疗,还积极拓展至医美、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我们的目标是将外泌体技术与再生医学理念相结合,开发多学科交叉的创新治疗模式。我们期待外泌体技术能够转化为临床上的实际应用,为患者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治疗选择,并为生物医药行业带来新的活力。目前,我们已经开发了针对脱发、抗皱和美白的三款产品,这些都是基于外泌体技术的应用。我们将继续研发,推动外泌体技术与再生医学的深度融合,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选择。
在本次大会上,新增的“再生医学”板块聚焦于干细胞与外泌体药物的新应用,尤其是在组织修复和器官再生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同时,再生医学与溶瘤病毒的交叉融合为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亦诺微正致力于将外泌体技术与再生医学理念相结合,开创多学科交叉的创新治疗模式。未来,我们将继续通过持续研发,推动外泌体技术与再生医学的深度结合,不断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选择,并为生物医药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2024司南菁英峰会(SiNAN 2024)由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和元生物、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转化医学专委会联袂打造,触界生物承办,大会以“和合共生·多元驱动”为主题,将携手行业顶尖政策法规专家、科学家、企业家等共同呈现法规政策解读、产业链解析、大规模工艺开发、溶瘤病毒研发与临床进展、干细胞外泌体药物新应用等精彩内容。
亦诺微医药集团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研发新一代基因改造的疱疹溶瘤病毒,公司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准基因工程化技术,开发新型的药物递送系统,包括溶瘤病毒和外泌体。亦诺微医药在业界具有显著的影响力,已累计完成6轮融资共计10亿元人民币。显示出资本市场对其技术实力和市场前景的高度认可。
此外,亦诺微医药在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2019年8月,亦诺微生物首款溶瘤病毒产品通过了NMPA临床试验批准,后在四年的时间里陆续拿到4个中国临床批件以及3个FDA临床批件,其中MVR-T3011-IT(T3011,瘤内注射)已经在中、美、澳三国同时获批临床试验,这是国内首个自主研发并获美国FDA批准临床I期研究的溶瘤病毒,也是全球首个在中、美、澳三国开展临床研究的溶瘤病毒,临床研究包括单药以及与多种抗肿瘤药的联合使用;而另一管线MVR-C5252也已经获得中国NMPA和美国FDA批准开展针对恶性脑胶质瘤的1期临床研究,同时获得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
在这些项目中,和元生物作为合作伙伴凭借全面、先进的工艺开发能力和多个临床用GCT产品的生产经验,在亦诺微医药产品管线的工艺开发、大规模样品生产、中美临床试验申报等多个环节均提供一站式CDMO服务,助力多个溶瘤病毒项目快速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
公司的董事长兼CEO周国瑛博士,作为靶向疱疹溶瘤病毒的国际发明人,在抗病毒和肿瘤治疗研究领域有着深厚的背景和丰富的经验。亦诺微医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公司自身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技术创新,也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
深度聚焦生物医药领域